91直播

欢迎来到91直播 现在时间是:
访问旧版
当前所在位置: 91直播 -- 学生工作 -- 团学园地 -- 正文
团学园地
网络文化节91直播 获奖作品展播(三)--王承书:岁月悄藏名姓,芳华尽显担当
发布人:汤春燕发布时间:2025-09-20

旁白:

在历史的浩瀚星空下,有这样一颗星,虽不常闪耀于大众视野,却以无比炽热的光芒,照亮了祖国科研征程的漫漫黑夜。她,就是王承书,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女功臣,一位用三个“我愿意”书写传奇一生的伟大女性。


王承书(第一人称叙述):

我叫王承书,那三句“我愿意”是我对祖国科研事业的深情告白。

1956年的春天,阳光洒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,我却听到了祖国的声声召唤

(电话铃声:好的,我知道了,我一定尽快回去)

彼时,国外优渥的科研环境似温柔的枷锁,可祖国的需要如洪钟大吕,震醒了我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。我目光坚定,毫不犹豫地说出了第一个“我愿意”。我愿舍弃这看似美好的一切,跨越重洋,冲破重重阻碍,回到祖国那虽艰苦却无比亲切的怀抱,为她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学识与力量。

(乌:留在这里,凭借我们的王承书-乌伦贝克方程,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一定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。

王:我不要什么诺贝尔奖,我的事业在中国,那是我自己的祖国!)

时光流转,1961年的盛夏,那一年我49岁。第一次来到祖国的大漠,(风沙声,驼铃声)那里的风沙如狂怒的野兽,沙砾似箭,呼啸着横扫一切。可那似火的骄阳,也正如我心中那团炽热火焰。我站在简陋的会议室里,望着桌上的资料,心潮澎湃,片刻的沉思后,我抬起头,眼神决然,再次大声说出“我愿意”。从此,我告别过去,隐于西北,开启了我那漫长的尘封于世的三十年。

1964年10月16日,在广阔无垠的戈壁滩上一朵蘑菇云腾空而起。1966年10月1日,我作为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,有幸登上了天安门城楼。那是我第一次站在天安门的城楼上,看着祖国国泰民安,河清海晏的景象,我知道功成不必在我,但功成必定有我!

不久,新的使命降临。钱三强先生第三次找到我:

你是否愿意继续隐匿姓名投身同位素分离研究?我愿意。)

我愿以己之身,为祖国发展铺路,满头青丝化白发,于无名中尘封,将一身赤诚交付给国家!

结尾:

王承书用她的三个“我愿意”,奏响了一曲无私奉献的壮丽乐章,彰显了伟大的女性力量。在历史的长河中,众多杰出女性,也都以各自的方式绽放光芒。

于航天之域,刘洋怀揣飞天梦想,冲破云霄,似苍穹飞燕,以勇气和果敢在浩瀚宇宙留下足迹,是逐梦苍穹的她力量;

于教育之土,张桂梅扎根深山,燃灯引路,像山间暖阳,以大爱和担当为无数女孩撑起希望晴空,是无私付出的她力量;

于医疗之线,林巧稚一生护佑母婴,妙手仁心,如杏林春雨,用精湛医术和慈爱为万千生命保驾护航,是医者仁心的她力量。

这些无不证明着女性的力量无穷无尽。她们的力量从未缺席历史。过去,现在,未来她们会一直都在!

作者:王严禾